驭风逐浪书写担当,“宣传之星”闪耀深海
|
|||||
|
|||||
在距离江苏盐城大丰海岸线80公里的辽阔海域,“中电建双海壹号”正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,在风浪中稳步推进单桩沉桩作业。在这片施工条件极端严峻的远海战场,项目工程主管邓博颖以专注现场、严控安全、勤于记录、善于传播的工作态度,实现了从项目现场管理到宣传发声的“双螺旋提升”,荣获“宣传之星”荣誉称号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明阳漂浮式风电项目建设时期,他就已展现出“施工管理与现场宣传两不误”的卓越能力,为如今在“中电建双海壹号”上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扎根一线,以专注守护施工精度 作为项目工程主管,邓博颖始终坚守施工最前沿。从船舶定位、单桩翻身后喂桩,到锤击沉桩、完工验收,他全程参与每一道关键工序。面对首次投入实战的“中电建双海壹号”和多方首次合作的作业团队,协助项目班子成员推动建立穿透式管理模式,实行“一机位一方案”“一桩一复盘”机制,有效提升团队协同效率。 这种精益求精的施工管理理念,早在明阳漂浮式风电项目期间就已形成。当时,面对全球首台双机头漂浮式风机这一全新挑战,邓博颖作为一名刚调入项目的工程主管,在学习公司工程管理部健全的制度体系后,通过请教项目上的各位工程好手,协助建立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。同时把握机会,在项目初期主动请缨,深度参与编制、优化《风机吊装方案》、《风机一体化拖航方案》等核心施工方案,为项目安全与效率提供有力保障。在施工最关键时期,他驻守主作业船,全程监督吸力锚安装及锚链铺设、尼龙缆预张拉,风机系泊回接与压载试验施工过程,为项目推进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。这些宝贵的经历,让他在如今施工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。 严守安全,以责任筑牢生命防线 “安全是海上施工的生命线。”邓博颖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头等大事。他利用班前会、工间休息等时机,与项目安全主管一同向船员、施工人员宣贯安全规程,组织专项培训,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。 在明阳项目期间,邓博颖就已成为安全管理的标杆。通过扎根现场排查隐患、督促整改安全风险、旁站监督,确保项目安全高质量生产。他撰写的多篇安全宣传稿件、新闻宣传稿件、集体个人事迹宣传稿件,在给项目施工人员敲警钟的同时,有效提升了项目知名度。 笔墨为媒,以文字传递项目强音 作为项目宣传骨干,邓博颖在繁重的现场管理之余,积极撰写新闻稿、事迹宣传等各类文稿。从施工日志、技术交底、复盘会议中挖掘素材,先后完成多篇报道和简讯,真实反映了项目攻坚克难的历程与技术突破。他的文章结构清晰、数据详实、语言生动,成为项目对外发声的重要窗口。 在明阳项目期间,邓博颖就展现了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。他累计撰写多篇新闻稿和特稿,不仅记录了项目的技术突破,更生动展现了建设者的精神风貌,为项目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。 现场与宣传双螺旋,自我与团队共成长 邓博颖始终坚持“现场为主、宣传为辅”的工作理念,将现场实践与宣传总结紧密结合。通过撰写稿件,他不断梳理施工逻辑、提炼管理经验,反哺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;而深入的现场参与,又为他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与洞察。这种“双螺旋”式的工作模式,不仅推动了项目高效履约,也促进了他个人在技术管理、沟通表达、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全面发展。 在浪涛奔涌的大丰海域,邓博颖以专注、责任、热爱与笔墨,展现了新时代海工青年既懂技术、又善表达的综合素养。他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“宣传之星”,不仅要说得好,更要做得好;不仅要写在纸上,更要立在海上。从明阳漂浮式风电项目到“中电建双海壹号”沉桩施工现场,邓博颖始终践行着“施工管理与现场宣传两不误”的理念,为公司“双海战略”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 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浏览次数: |